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她是国内ECMO的先行者,24小时待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8-10 09:59:24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吕惠 余宇

实习生 刘思璇


(资料图片)

她是国内ECMO的先行者,每一次出招都是从死神手里抢人;她是不畏艰难的先锋侠,经历许多危险时刻,勇担医者使命。她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ECMO中心主任刘燕。

刘燕主任

24小时待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ECMO中文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救命神器”,应用于急性循环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从事体外循环工作30余年,刘燕主任和她的ECMO团队成员一直奔波于院内急诊和院外急救,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两年前,39岁的张先生在医院进行二次换瓣手术时突发意外,术中大量失血,瞳孔散大、血压极低、心脏不跳,生命体征正在慢慢消失。经过刘燕主任和团队成员的紧急抢救,张先生的命保住了,但意识一直没有恢复。

面对高昂的ECMO维持费用,张先生的家人含泪想放弃,但是刘燕主任一直在坚持。“再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一定行。”她一面安抚家属,一面请示减免一些费用。经过五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张先生奇迹般醒了过来。

在院内,刘燕主任和团队成员争分夺秒抢救危重患者;在院外,她和团队同时还承担着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重任。有一天的凌晨1时,一通来自外院的紧急求助电话称,9岁男孩因暴发性心肌炎突发心脏骤停,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后,仍未恢复意识,亟需ECMO支持治疗。

意识到病情危急,刘燕立即召集团队并火速赶到了对方医院,从开始操作到上机不到20分钟,患儿成功装上了ECMO。刘燕和团队成员一路疾驰运转回亚心,最终男孩在一周后顺利脱机,心脏重新恢复了活力。

“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抢救患者,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坚守。”刘燕说,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看到他们康复出院,是她最开心的事情。

科研路上走出来的好医生

治病救人,她冲在前线;科研路上,她同样一往无前。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刘燕刻苦钻研新技术,勇于挑战新高度。

1999年,她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研制出国内首台自体血液回收机,并荣获北京市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率先引进“微创体外循环技术”;2013年荣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9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0余年的青春抛洒在体外循环学科领域中,刘燕主任在忙于临床工作的同时,还不忘推动ECMO技术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刘燕主任

刘燕说:“目前全国很多医院都已开展ECMO技术,但水平参差不齐,而我们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这些医院实现ECMO技术同质化和一体化管理。”2018年,刘燕主任将成熟的ECMO技术在武汉亚心总医院应用,开启了区域性ECMO合作诊疗模式,构建院内外ECMO治疗与转运的平台,目前已辐射到省内外多个城市。

通过定期开展ECMO技术模拟培训,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近年来,她还带领团队成功开展空地一体化ECMO转运,实现了ECMO上飞机,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死率,使越来越多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为推进我国社会办医体外生命支持医生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相关事业发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在刘燕主任的倡议下于2019年成立,吸纳了体外生命支持相关领域数百名专业人员的加入。通过规范ECMO临床应用、建立多中心协作网等,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危重患者受益于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关键词:

新闻推荐